时间:2019-09-07 15:56:14 作者:Mesa 浏览量:163
一九年的六月新闻远比游戏精彩,先是小岛秀夫又是使命召唤还有马上要来的E3,似乎为了避避风头,大部分游戏选择在五月发售,这就导致上个月成为了一个押宝月,比如《瘟疫传说》和《观察》,前者风头已过虽说表现不错但是稍有遗憾,最后的期望就落在了D社的《观察》上,发售前一天在Steam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它的踪影,直到想起Epic才发现“你怎么跑这里来了”,选择EPIC确实给这款游戏盖了一层薄沙,但好在其优秀的质量依然闪闪发光,那么今天就来聊聊这匹五月最强黑马——《观察》,这篇迟到评测的开头还要从一部电影讲起。
《观察》奥德赛永不停息图一
看到“太空惊悚,空间站和人工智能”的要素,我第一反应是库布里克的电影——《2001太空漫游》,这部电影上映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,但影片中“生命,宇宙和人机关系”等等话题却被一代又一代人继续讨论,在电影业历久弥新时游戏也在蓬勃发展,两者最终难以避免的发生了融汇,最终诞生了“交互性游戏”这一品类,《观察》就是其中一员。
《观察》奥德赛永不停息图二
其实这个概念在《生化奇兵》中便已初展眉角,后来得益于电影和游戏的发展,这个概念被不断的深化和完整。这类游戏的流程不长难度较低,适合大多数玩家,用游戏产生的互动使玩家沉浸在故事中是它们的特色,在硬核游戏当道玩家圈子愈发闭合的今天,很多人都觉得这可能会成为一个方向,所以D社在2013年成立了电影发行部门,这部《观察》就是他们电影化的第一部作品。
这类作品的另一个特色就是“个人化”,因为难度要求不高,适用群体广泛,所以制作人或者是“导演”可以尽情让作品偏向于“个人化”,在游戏内容中尽可能地倾注心血完成“作者化”的表达,游戏性上只要保证游戏玩法能与内容产生交互反应即可,《观察》中的交互就是扮演人工智能——“S.A.M”。
《观察》奥德赛永不停息图三
玩家需要操控摄像头或者飞球与环境交互,完成女主发配的任务,似乎是为了追求更深的代入感所以设计了大量繁琐的操作,比如干什么都要先匹配,有了电路图也需要反复解码,虽然很拟真但体验并不好,尤其在卡关时非常令人头疼。
游戏偶尔会需要玩家扮演一颗飞球在空中自由探索,平衡感不好的玩家很容易觉得头晕和不适,在游戏性上没有筛选玩家,却在生理上筛选了一大批玩家,这一点对于《观察》来说确实挺无奈的,因为离开飞球就没有了空间探索,但飞球的存在就会产生以上问题。
游戏还缺乏教学和指引,面对一个新任务玩家会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,需要观察和实验一阵来摸索其中的门路,任务的文本指示不够明确,导航系统经常碰壁,这部分内容是整个游戏里比较令人头疼的环节。
《观察》奥德赛永不停息图四
写到这里再顺便聊聊“声音很大”的EPIC吧,EPIC在价格上比Steam要优惠不少,福利很多,与Steam不同的地方在于EPIC除卖游戏之外的重点在开发者社区的营造上,你可以下载到免费的游戏引擎以及相关的设计教学,但是其平台功能有比较严重的缺陷,没有办法直观的看到玩家社区,截图等等附属功能欠缺,对于用惯了Steam的用户来说体验并不算特别好。
《观察》奥德赛永不停息图五
《观察》的游戏性表现比较一般,因为追求代入感所以加入了一些不算合理的游戏设定,对比D社之前的作品,不难发现他们这次有意的将游戏的重点放到了“塑造”的层面,游戏流程仅有4个小时左右,如果进展顺利很快就可以看到结局,对这款游戏感兴趣的玩家可以自行游玩或者“视频通关”,因为接下来会稍含剧透。